文/图 小飞流 在久远传说时期,火的神奇力量给人类印象深刻,对火的掌握与使用,更掀开人文发展旅程崭新一页。 彝人圣火传说,从悠远神秘星空御剑而来,从奔腾大江大河顺流而来。关于森林、雪域、草原、沙漠,所有圣火往事,文字不曾看透。关于雄伟、圣洁、广阔、壮美,所有圣火燃烧,天空一样回荡。 圣火图腾,一段风烟掩没,一段记忆沉沦,一段梦想飞翔,心中爱像温暖火贯穿史前、史后。典籍之前注定有火,生命之初注定有火,梦想之中注定有火,红尘之后注定有火。 彝族火把节,圣火图腾之灿烂人文呈现。
火把上的民族 近年来,火把节文化收集、整理、打造较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向联合国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是我国十大民俗节之一,享有“东方情人节”、““东方狂欢节”等美誉。 彝族火把节来由版本众多。凉山彝语谓火把节为“都则”,意圣火图腾之祭。比较有普遍性的说法体现了祭火、照岁、祈年等特征,除阴霾,庆丰收,祈兴旺,红红火火。 彝族火把节历经十月太阳历洗礼,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在为期三天的节庆中,按祭火、庆火、送火程序开展欢庆活动。 不尽火把,从时间静止里走来,田间、地头、路上、坝子、山顶,同一片天空下不同地方,伴随着嘹亮歌谣舞动。万千火把若龙游,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火堆,手牵手欢快跳起达体舞,似太阳热情照亮浮沉远方。 那一刻,还分什么开心不开心,烈酒正浓,人生正浓。 亿万火过,音乐舞动,我心飞扬。
霓裳里的民族 彝族是一个尚美、尚武的民族。从圣乍、依诺、所地等北部三大方言区到所有彝人居住之所,上千种款式、配饰、花纹的服饰精美绚烂,淋漓尽致展现出传统彝风与时尚个性特色。在火把节活动场所,男女老少着盛装前来参加或观看朵洛荷、选美、摔跤、射箭、赛马、斗牛、斗羊、斗鸡等活动。 最美风景自是朵洛荷,在蓝天白云下,姑娘们一手撑黄伞,一手相牵围圈碎步缓行,抒情吟唱,周围的人则评选自己心中最美人儿。 最有气势的是摔跤,一个人不仅要有智慧,也要有英雄气概,才会成为众人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最有人气的则为赛马、斗牛等活动,远古彝风朴素再现,场面扣人心弦。 而胜利者与众人一道豪爽品尝分别盛在精美彝族漆器里的酒和砣砣肉、荞馍。做人有时需儒雅文质,有时却应这般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当一回江湖快意人。
秘境间的民族 彝族族源犹如星空深处亮光若隐若现,一直是学术界争论命题。 在遥远风尘迁徙与漫长人文推进过程中,祭司毕摩、灵巫苏尼作为神职人员,占据举重若轻地位。由于发展环境,特别是长期奴隶社会封闭固化发展,使毕摩作为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主持者和彝族文化重要传承者,相应形成的毕摩文化也自然成为彝族文化精髓。 在彝人生活中,毕摩扮演着礼赞、祈祷、祭祀角色,苏尼扮演着驱鬼角色。二者皆有神奇之法术,在人、神、鬼间上演最神秘交流与战斗。 “崇山峻岭,曾抬头仰望。大江大河,洗满腔寂寞。狂沙钤(鼓)音,颂唱漫天雪。”在火把节期间,毕摩、苏尼作法常作为人文民俗展示内容,向世人揭开层层迷雾面纱。 而我们长居钢筋水泥构筑的温室,所或缺一些触动,是否可从他们隔世寂寞姿态间寻到? 荞熟了,人生的风景一片一片让人醉。花开了,人生的梦想一片一片让人醉。圣火燃起来了,未来天空也醉了。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01.西昌市安哈镇:点燃图腾圣火。
02.威武彝男吹响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