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73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丘浚故居 [复制链接]

Rank: 4

最后登录
2014-11-6
在线时间
3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4
精华
1
主题
155
帖子
658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6 15:34:4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丘浚故居位于金花路三巷9号,院门口悬挂着由国家文物局著名古建筑专家、书法家罗哲文题写的四个大字“丘浚故居”。金黄色的字体在黑底的反衬下熠熠生辉。

丘浚(14211495),字仲深,号深庵,谥文庄,学者称其为琼台先生。明永乐十九年(1421)十一月初十出生于府城镇下田村(今金花村)人。曾祖父丘均禄,原籍福建省晋江县,被元帅府派遣来海南落籍琼山,祖父丘普是位良医,生丘传,丘传出丘源、丘浚二子,丘浚为次子,他七岁丧父,靠祖父丘普与母李氏抚养长大。他自小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出口成章。

    明正统九年(1444),23岁的丘浚中举。景泰五年(1454),丘浚33岁登进士,置二甲第一,授翰林,庶吉土。明弘治八年(1495),丘浚74岁病卒于北京。赐御葬于府城郡城西八里水头村五龙池之原,赐建专祠祀于乡。

    丘浚是明氏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理学家。他学富五车,著述等身,学识渊博,为岭南“一代文宗”。他虽仕至“位极人臣”,但为官清廉,被誉为数百年间岭南最杰出的四人物之一,海南千年始笃生,与同朝代的海瑞被称为“海南双璧”。

    丘浚故居现存“可继堂”和前堂两进,前堂面阔3间,进深4椽,通高4米,可维堂面阔3间,进深13椽,均是单檐硬山式简板布瓦顶。

    丘浚于明永乐十九年十一月初十生于故居正屋。丘浚故居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距今已有640多年的历史。曾为多进式院落,规模最大时有“丘民十八屋”之说。据说,当丘浚7岁,其兄丘源9岁时,父亲丘传去世,年幼的兄弟靠祖父丘普抚养。丘普想到自己年老失去独子,双孙依偎膝下,百感交集,写了“嗟无一子堪供老,喜有双孙可继宗”的联句挂于楣两边。丘浚成名后,追念乃祖对他们兄弟的期望,写了一篇《可继堂记》这篇记文,充满了丘浚追及先人,不忘根本和对后辈殷切期待的激情。从此,可继堂名扬天下,余韵至今。

    丘浚在世时,下田村(金花村)常常车来轿往,地方官员以及抵琼显要时有拜访。丘浚谢世后乃至清代,可继堂风光不衰,故居门外的华表,朝廷旌建丘母李太夫人牌坊,吸引众多行人观瞻,可继堂成为金花村乃至海南人的骄傲。  

    民国以来,海南政局动荡,战火不息,丘浚后人四处谋生,其故居呈现衰败气象。解放后,府城地区人口逐渐增多,昔日丘宅门前宽阔的空地,已被居民住房所覆盖。华表和牌坊已荡然无存,丘浚遗物,包括皇上恩赐的龙碗、玉簪、朝笏、文稿,墨迹、绘像等,也已不知去向。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丘浚故居已破败不堪。19946月,琼山市人民政府对丘浚故居投资130多万元按现存原貌进行修葺,1996年修葺一新的丘浚故居免费对外开放,供游人参观。1996年,丘浚故居被国务院列为**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丘浚故居庭院草木葱绿。进院门,院内栽种着人参果,枝繁叶茂。可继堂两边有副门题:可继堂中承德泽,尚书万里传字香。可继堂神案上供俸着一尊丘浚先人的金色塑像。堂内摆着4张太师椅,神案供桌和椅子上雕着精美的图案,技艺精湛。可继堂前,一棵结满石榴果的石榴树下满地落果,使这座名人故居有种寂寥的况味。

Rank: 4

最后登录
2014-11-6
在线时间
30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12-4
精华
1
主题
155
帖子
658

个人文集  个人精华

2#
发表于 2013-2-26 15:42:35 |只看该作者
8172.jpg

8173.jpg

8174.jpg

8175.jpg

8176.jpg

8177.jpg

8178.jpg

8179.jpg

8180.jpg

8181.jpg

8182.jpg

8183.jpg

8184.jpg

8185.jpg

8186.jpg

8187.jpg

8188.jpg

8189.jpg

8190.jpg

8191.jpg

8192.jpg

8193.jpg

8194.jpg

8195.jpg

8196.jpg

8197.jpg

8198.jpg

8199.jpg

8200.jpg

8201.jpg

8202.jpg

8203.jpg

8204.jpg

8205.jpg

8206.jpg

8207.jpg

820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