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肯定是在蒙自路430号?
黄延秋:对,是在这儿。
记者:当时在这呆了有十多天?
黄延秋:十八、九天。
记者:遣送站接着就应该把您送回家呀,怎么住了那么长时间?
黄延秋:我们村大队干部接到电报以后不知道是我不是我,不敢去领,又朝遣送站发了封电报,看是我不是,知道我手腕上有个记,就发了封电报是我,这才去人把我领回来。
主持人:遣送站为什么要给黄延秋家里发电报呢?据记者了解,遣送站发电报叫人来领人一般是因为被遣送者不想回家或者是思维不清晰、说不清楚自己来自哪里才会发电报,因为那个年代发一封电报并不便宜。那这是不是说黄延秋不想回农村或者是当时头脑不太清醒呢?有意思的是,这封电报当时发到了北高村邻近的辛寨村,耽误了好些时日,所以才使得黄延秋在遣送站多呆了半个多月。不管事情多么蹊跷,领人的事还是要紧,村委会在接到已经耽误了好几天的电报后决定先把人领回来再说,黄延秋一回来,谜底自然就解开了。于是村里当即筹集了200多块钱派了三个人去上海接黄延秋。这三人中有一个已经去世,记者找到了另外两个去接黄延秋的老乡。
村民黄延明:上海收容所给这里来了电报,联系好了以后说在上海,叫我去趟上海去领他。
村民吕秀香:下午四点多上了那个老客车,然后坐火车到上海。
为什么村里派吕秀香去接黄延秋,是因为她有一个兄弟在上海某部队当领导,当年吕秀香和她的侄子吕海生一起去接的黄延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