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好象总是和颓废的工厂,粗糙朴实的质感联系在一起,废旧工厂变成了他们最理想的 场地,加以改造和装修,艺术的氛围 也就是在厂房曾经的历史上得意体现,那种岁月的痕迹不是斧凿所能造就出来 北京大山子798艺术区、上海苏州河畔现代艺术创作中心“春明艺术产业园”,都是把仓库变成“ 梦工厂"的成功案例,而深圳,这座不甘寂寞的浮华城市,也步起那所谓纯艺术营地的后尘, 而她所彰显的艺术生命力,到底又会有多长?
原有的工业外迁,令城市遗弃了大量工业厂房。厂房原址上必然兴起更适合城市定位和发展趋势的,无污染、低能耗、高知识含量的新型文化产业。在文明再整的过程中,如何收拾这些厂房,变成了很多著名现代化城市成长过程的一个必然体验。
深圳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旧区改造的问题经常遇到。过去一直有“深圳没有历史”的批评声音,原因就是旧建筑频频“粉身碎骨”地让位于新建筑。这些看似褪色陈旧的厂房,并非一无用处。它有无可取代的时间年轮和历史印记,这正是一座文化城市不能没有的,只是需要有眼力、有远见、有文化责任感的现代人发现它们的物质和精神价值,
艺术锈迹 斑斓
深圳的许多设计师和艺术工作者一直把那种既位处市中心,又区别于写字楼的狭小、封闭空间,有“野趣”又配套完善的地方视为理想的工作场所,宽敞的房间、高高的屋顶和充足的阳光给了他们肆意发挥想像力的条件,同时也给了他们更多充分展示自己创作成果的可能性。
穿透视觉的张力
此外,建筑本身也将成为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展示自己的作品、自己风格的竞技场。谁见了如此宽阔、如此自由的空间,都会手痒不已。据了解,目前深圳从事设计、艺术创作的人数量惊人,而且深圳的设计师中不乏“大师级”人物,但他们大都处在一种分散的状态。一个“艺术区”的形成,有可能让这些分散的力量聚合起来,形成更大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