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由于影楼机械化的操作,很多摄影师觉得上班时拍的太多了,下班后都不想再
拿起相机,甚至看到相机都想吐。
张曦
我觉得大家之所以选择摄影这一行业,肯定是喜欢摄影、热爱摄影,也希望在这
个行业中能够有所建树,所以我们对待摄影的态度要正确,应该把它当作事业来
做,经常学习,不断地增加文化知识,不断地观摩各种照片。我也是从影楼里出
来的,很多影楼摄影师觉得上班时拍的太多了,下班后都不想再拿起相机,甚至
看见相机就想吐,这样是很不对的。我们还是应该经常拿起相机,用镜头去感受
身边的事物。我看过一本书― 《 美国纽约摄影学院教材》 ,也是我的摄影启蒙
书,书中第一章讲到“摄影师的眼力”,我们身边的任何事物都是可以利用的素
材,只要合理地利用好,画面就会有很多的新奇。
摄影是一个手段、载体,它所要呈现的是摄影师的想法,摄影师应该在一起探讨
的是观念:如何去创作影像?什么样的色彩、画面、形式才能打动人?影楼摄影
师思路不要太局限,很多人往往容易被模式套住,有时候可以拍拍风光,拍拍建
筑,这对你拍外景很有帮助。
这两天有学员曾问我:在外景拍时用光很麻烦,用闪光灯阴影会很重,在热带雨
林里面,各种斑点会很重,怎么解决?其实每一个有暇疵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去
利用,化不利为有利,只要你有想法。比如很多人认为广角会变形,但如果用的
好,广角的效果就会很好,照片会很漂亮。所以面对拍摄环境,摄影师应主动去
把握去控制,而不是被外界因素给框住。
林添福:
讨论这个问题时,我先讲一个我自己遇到的事情:1988 年,我第一次到云南拍纪
实片,后来到怒江,那里爆发泥石流把一个村子里的房子都冲掉了,我去拍逃难
的难民时看到一个年轻的女孩子逃出来时,手里拿的唯一家当是结婚照,她对我
说,她的其他家当都不重要,只要人出来就得把照片拿出来。
影楼摄影师在机械化地拍结婚照时,有没有想到过我们的顾客是用一生最美的憧
憬来对待它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能把拍照当成一个商品接一个商品的去处
理吗?不要小看你所拍的结婚照,可能很多客人拍了之后,过了三个月看一看,
过了一年就不会去看,但过了二+年后,这些结婚照就是一个宝了。影楼摄影师
应该用心去拍结婚照,要对得起影楼的客人。
如果实在觉得拍结婚照太过无趣,那么就自己去寻找另外一个宣泄的渠道,当然
不是去泡吧之类的,而是吸取一些养分,拍一些艺术作品,把艺术的作品当成滋
养你商业作品的养分,提高你对这个行业的忠诚度或持久性,但不能把创作当成
一生的事业。
2. 现在很多影楼老板招聘摄影师时会碰到一个问题,觉得找不到合适的摄影师,
一些摄影师拍的东西太怪了,不适合影楼。
张华斌:
关于艺术和商业还是有区别的,艺术创作与商业创作是两个概念,婚纱影楼是比
较沉闷,拍来拍去也都那样,一旦成为商业以后,很多摄影师的潜质都被扼杀掉
了,因为这是市场的需求,商业摄影师每天在做什么?服务别人。在为别人服务
时,你所拍出来的照片必须符合别人的要求,就要把很多个性的东西隐藏起来。
有很多观念性很强的人像摄影师,照片个性太强,100 人中只有1 人能接受,致
使生活很窘迫。事实上,比较另类野性的照片生命力是比较短暂的。
每个摄影师都有观念,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但观念性的东西是自己玩的,面对市
场时,个人的观念还是留在心里面比较好。市场不是靠个人的观念性努力能改变
的。我们在拍照时能做的,就是努力创造一种更好的经营环境,比如能不能通过
各种各样的方法让婚纱照有所改变。但要明白一点:婚纱照不是观念性的东西,
可以融入一些观念,太另类就不好了。
李毅:
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摄影师进入摄影学院去学习时,
可能有些老师教的东西太怪异,拍出来的照片看不出美在哪里。什么是艺术?什
么是美?拍的怪异,太过夸张,美根本就无从表现;同时搞创作时千万不要模仿
别人太多,当然,模仿是可以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想法都可以从别人那里感受
到,但没有必要太多。对于影楼来说,照片本身起码从构图、细节到裁剪等方面
都要面面俱到,即客人的头应该放在哪里,头跟边缘之间的距离多少,头该抬到
哪里都有讲究,这样拍出来的照片才易于被大众接受。
我还想强调的一点就是照片的主体问题。部分商业摄影师容易忽视主体,婚纱照
的主体是什么?是人像。照片里面分前景、人像、后景,但在拍照时会有一些叶
子等杂景出现在前面,把人像抢走,把主体给抢走了。摄影师在拍摄时是以人为
主,景是起搭配作用的,不能太杂。而且摄影师的创作和商业还是要结合在一起
的,我们要表现的是人,虽然每个摄影师都有各自的想法,也想让自己的作品有
新鲜感,但必须要遵循人的肢体语言,不能过于夸张,比如在角度的表现上不能
把人拍的太变形,有时候我们用广角镜头时把人拍的太变形了,反而觉得很难看
。
林添福:
在婚纱创作的过程中最不能忽略的就是商业问题,婚纱照是要卖钱的,不是拿去
博物馆,也不是拿去参加十杰比赛的,我就觉得只要认准这个点,我就绝对赞成
在拍照的时候进行创作,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但是在融入的过程中,一定要
想到你的客人能否接受。摄影师有的想法,也许模特比较容易表现,但是客人就
不一定能做到了。
张曦:
我一直认为摄影是为自己拍的,没有争论,人活得要有自我,我把我的想法讲出
来,你觉得好就好,没有争论的必要。我活在我的世界里面,你有你的想法,我
有我的想法。这个时代太麻木了,大家都生活在麻木的状态,凡是能打动我的,
我就会去拍,我不管别人怎么想。
但我们毕竟是商业摄影师,拍片的时候无论怎么创作都要遵循一个原则:美感―
一定要使画面具有商业价值。商业与艺术没有区别,一点区别也没有,一切都来
源于生活。我拍片呈现两个极端,要么是高质量的美,比如拍广告;要么是纯视
觉的,技术我可以不要,我要的是影像、观念。我会分类,我的个性和突发奇想
不是什么时候都会出现的,拍婚纱、广告就不会。可是现在的商业人像摄影太平
静了,平峥的让人喘不过气来,这时一定要有变,要创新,创新是一种重生,即
使在创新的过程中受到挫败,或者牺牲,也是值得的。
张华斌:
大家研讨用的照片,后期不要修太多,因为我们这次来不是要比照片多么漂亮。
拿原始的照片出来讨论,就可以知道在没修片之前,我比人家差多少,为什么会
差这么多?差在什么地方?将来拍片才会注意,才一能达到我们研讨的目的。
摄影师在拍照时一定要注意原始档案,只有前期拍摄曝光正常,后期数码才好调
整,色彩、影调、层次上才不会损失太大。在摄影还是有技术成分的情况下,要
尊重摄影。你只有尊重摄影,人家才会尊重你这个摄影师。在原始文件拍好的情
况下,把饱和度降下来,丘良原始文件没有拍好,降饱和度,照片出来的效果是
不一样的。在像热带雨林这样不好处理照片的环境下拍出好片子,才能克正体现
摄影师的价值。摄影师的生存环境就是你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利用你的聪明才
智拍出别人拍不出的照片。
张曦:
数码化后,很多刚学摄影的人都不学摄影,直接学数码,好像把电脑学好,就能
拍照片。这个想法不对。的确,现在市场上石到的好照片大部分都是后期处理过
的,但如果你的原始档案不够好,后期再怎么修也修不出好照片。摄影师学习的
重点应放在前期摄影上,不要过多依赖于数码。数码只是一个手段,只是给摄影
提供了更便利、史多元化的一种表现方式。我们都叫摄影师,如果连摄影都不懂
的话,叫什么摄影师,单纯依靠数码的话,叫数码设计师好了。摄影师对数码的
认识是:要利用这个手段作为一个工具达到自己想要的视觉画面,这才是当代摄
影师基木的要求。囚为在数码横行的年代里,数码设计是必然的趋势,摄影将会
出现另外一个艺术的发展空间,摄影师必须具有综合素质,一是经验:拍摄的、
生活的经吮二是天赎对美的把握能力;还要学习数码后期.对摄影师来讲,耍掌
握的知识更多了。
可以理解,但要克服.
这也是瓶颈.突破了就会更上一层楼.
欢迎光临 深圳市聚福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U2影像网 (http://211.155.233.242/)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