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聚福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U2影像网

标题: 2012贵州六枝梭嘎长角苗芦苼节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林    时间: 2012-2-5 00:16:58     标题: 2012贵州六枝梭嘎长角苗芦苼节

      

    在**西部贵州省六枝特区和织金县的交界地带,生活着一支古朴而神秘的苗族分支——长角苗族,现仅有4600人。 这里的妇女身材矮小,但头饰巨大,有一种“殿下”般的气派。如今,这种具有“殿下” 气派的发型在这里得到了发扬光大。梭嘎人的历史写在头发上。妇女每天梳头时把头发掉起用麻线编织起来,一代一代传下去,作为嫁妆传给闺女。梭嘎苗寨是亚洲第一座露天生态博物馆,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传统的民族习俗、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工艺、民族建筑等,内容丰富多彩,风情古朴浓郁,是研究**民族文化的活标本。这支苗裔的标识是其独特的头饰。关于头饰的来历,当地有一种传说:清初,吴三桂平定水西宣慰使安坤后,很多依附安氏的苗民四处散逃,躲到织金、郎岱交界处的森林中,以后逐渐聚居在梭戛方圆近百公里的地界内,形成所谓的“箐苗”本世纪以来。为了哄吓、迷惑林子里的野兽,开始在头上戴上奇特的头饰,这种头饰先在头发中扎上牛角样的木板,然后用麻线、毛线、头发等盘结而成。据称,这种“头发”重的有2公斤多,披散下来的长发有3米长。梭嘎生态博物馆里现存最珍贵的一个发髻积累了五辈人的头发,重达6公斤。女人们先用一根长约2尺左右的牛角状木板将头发盘在脑后,再在木角上把假发盘成巨大的“∞”字形。头饰高约15公分,两头垂于耳下到两肩上方。为了使发型显得更加庞大,近几年长角苗的女人们把毛线也盘进了发髻里。梭嘎民族节日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正月初十的跳花坡,花坡场中间栽插一棵花树,青年男女围绕花树吹芦笙、跳舞,到坡上对歌,以歌为媒,以舞传情,恋爱人生。苗族同胞至今仍过着简单、古朴的生活,保存着古老优秀的传统文化。
































查看更多2012贵州六枝梭嘎长角苗芦苼节:点击进入



作者: 月在荒城    时间: 2012-2-5 09:52:11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云涯渡    时间: 2012-2-5 09:58:04


作者: 极影摄    时间: 2012-2-5 11:30:09


作者: 红颜都    时间: 2012-2-5 12:35:59


作者: 邹星星    时间: 2012-2-6 01:22:04


作者: 无酒    时间: 2012-2-10 04:01:21


作者: 贵阳天高云淡    时间: 2012-2-10 12:25:58

好采风!




欢迎光临 深圳市聚福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U2影像网 (http://211.155.233.242/) Powered by Discuz! X2